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4篇
  免费   1720篇
  国内免费   1088篇
电工技术   542篇
综合类   1692篇
化学工业   802篇
金属工艺   2759篇
机械仪表   3455篇
建筑科学   244篇
矿业工程   408篇
能源动力   87篇
轻工业   194篇
水利工程   57篇
石油天然气   81篇
武器工业   229篇
无线电   6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3篇
冶金工业   395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577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540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860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54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1118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86篇
  2004年   786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设计一种基于人机接触力的人体主动参与程度评估模型,用于康复机器人应用中的主动康复训练。通过人体的肌电信号得到肌肉活跃度,确定肌电信号与人体参与度的关系。分析这一过程中人机接触力的变化,将腿部力信号平均值以及腰部力信号方差作为模型输入,对基于肌电信号的参与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基于力信号的参与度模型,使用肌电信号参与度模型对力信号参与度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避免了肌电信号采集时干扰较大且准备工作繁琐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embodiment and physical presence were explored through a survey of 33 experimental works comparing how people interacted with physical robots and virtual agents.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quantitative effects demonstrated that robots were more persuasive and perceived more positively when physically present in a user׳s environment than when digitally-displayed on a screen either as a video feed of the same robot or as a virtual character analog; robots also led to better user performance when they were collocated as opposed to shown via video on a screen. However, participants did not respond differently to physical robots and virtual agents when both were displayed digitally on a screen – suggesting that physical presence, rather than physical embodiment, characterizes people׳s responses to social robot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response to physical and virtual agents and for methodological desig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3.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宇欣 《信息技术》2006,30(6):108-111
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路径规划技术,它分为基于模型的环境已知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基于传感器的环境未知的局部路径规划。综述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纳米ZrO2等离子涂层的结构,性能和工艺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制备了常规氧化锆和纳米结构氧化锆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对两种涂层的沉积效率、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原料的显微结构、粒度、形态、喷涂工艺参数(喷涂功率和距离)对涂层的显微结构有较大的影响.等离子喷涂造粒纳米氧化锆粉制备的涂层沉积效率高而稳定,其显微结构与喷涂功率和距离密切相关.与常规氧化锆涂层相比,纳米结构氧化锆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25.
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富胜 《机器人》1994,16(1):20-23
本文研究以PWM装置供电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的直接驱动机器人单关节控制系统。用8098单片机实现模控制结构控制器,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有良好的性能。文1研究了机器人单关节电机驱动的控制问题。采用该法可减少受系统参数和负载力矩变化的影响,本文用模控制结构方法来处理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证明,所用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系统参数在100倍范围内变化时,系统都有很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6.
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与控制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新华  曹作良 《机器人》1994,16(4):215-218
本文首先对可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运动学模型与控制结构图,然后采用时域分析法对此系统进行了校正,最后通过对此系统的仿真与时测实验,对各校正环节的参数进行了整定。  相似文献   
27.
使用遗传算法的迷宫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素珍  土屋喜一 《机器人》1994,16(5):286-289
本文试用遗传计算及决策制定方法来实现机器人有认识迷宫意向的能力,这里“意向”是指遵循对迷宫特有的路径规则所出的决定,令机器人在两个相对的迷宫中行走学习,一个迷宫路径是基于同样的意向,另一个则基于不同的意向,研究结果确认了已达成的意向学习。  相似文献   
28.
 研究开发出一种遥操作工程机器人系统,可以应用于诸如火灾现场的修复作业等广阔的领域.该系统由伺服控制的工程机器人、2根从远处操纵工程机器人的操纵杆、视频系统和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组成.操作者坐于座椅上,座椅固定于运动模拟器的上方. 该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操纵者高质量地获得工作现场的临场运动感觉. 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临场运动感觉反馈方法,其信号源来自工程机器人上安装的6个加速度传感器. 该方法的有效性已为实验所证明,即应用6自由度运动模拟器不但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单个自由度的运动:滚动、俯仰、转动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的平移,而且可以高质量地模拟工程机器人的各种复合运动.  相似文献   
29.
李平  王汉功 《材料保护》2002,35(11):12-14
采用自行开发研制的超音速电弧喷设备,在45钢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组织及其结合强度、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可以在45钢表面形成 度高、孔隙率低,结合强度较好和硬度高的Ti-Al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30.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面板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役 《水力发电》2002,(10):33-35
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增强材料,以其较好的受力变形特性在水利水电,交通,海岸防护,港口及军事等诸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受力变形特点,为改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受力条件,提高其防渗能力,同时方便施工,现提出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材料的新构想,并通过对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堆石坝面板受力变形进行分析,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